审美是什么?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审美是什么?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审美是什么?
现在教育追求的是儿童的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
主张人类的智慧是多元的,不应该歧视运动和音乐等智能,STEAM理论主张多种学科的融合,其中的A主要指艺术和美学。
语言世界出版社的Ready Set Create教材,便是将艺术手工和英语学习完美结合的教材,围绕一个主题安排了虚构故事和非虚构的科普文章,随后设置了两次活动,借此让儿童在学习和手工活动中享受美感,并培养初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从事审美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正如
费尔巴哈
所说的:“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音乐欣赏是如此,所有的审美欣赏均如此。没有审美能力就不可能使潜在的审美对象在意识中呈现,不可能有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所以也谈不上任何审美活动的发生。因此,审美能力在学生审美素养的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
作为一种特殊的感受力,审美能力可以被界定为审美形式感,并由此与一般的情感相区分。审美形式感不是只关注对象形式而不顾内容的感受力,而是具有特殊含义的美学概念。首先,审美形式主要不是指审美对象的感性材料或外表特征,而是指审美对象的组织秩序与结构关系。从对象上说,形式之所以具有审美意义就在于它具有特殊的
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体现为直观的、蕴涵丰富的审美形式。一堆石头,艺术家可以把它堆成一个艺术品,这里的关键就是艺术家使石头按一种特殊的组织秩序堆起来,这种特殊的组织秩序就是审美形式,作品的意义也由此而产生。
从主体上说,心理活动或经验之所以具有审美特征就在于主体心理以某种独特的结构与活动方式来创造、体验和评价审美形式,主体的这种心理结构和能力就是审美形式感。其次,审美形式感是一种体验和领悟审美对象形式意味的特殊感受力,它与一般的
认知能力
有别,即它并不是以概念、逻辑的方式来把握对象,而是以直觉体验的方式,在感性的层面上整体性地把握对象的内涵或意味。它同普通的感觉知觉也有根本差异,它不仅仅感知到对象的表面,而且从直觉和想象中直接参透对象的深刻意义。
审美形式感是一种特殊的直觉能力,它是感性的,又具有深刻的思维品质。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从
雷蒙
贝耶那里借取了“归纳性感性”一语,来揭示审美感受力既不脱离感性,又“能够抽象”的特征。他指出,审美感受已经有着思考的样子了,这种思考就是在感性水平上把握到审美对象的感性的本质或意义,那就是它的感性的组织、感性的统一原则。
宗白华
评论春秋初期的“
莲鹤方壶
”上站着的那只张翅欲飞的鹤:“象征着一个新的精神,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艺术抢先表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传统的压迫中跳出来。对于这种新境界的理解,便产生出
先秦诸子
的解放思想。”以审美直觉领悟和创造出来的感性形象,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常常达到极高的哲思水平。所以,古今中外不少优秀文艺作品成为时代的镜子,具有非理论著作所能具有的非凡认识价值。
审美能力的另一特征是创造性。
审美表现是对象化和形式化的创造性表现,主体不能在对象世界中创造与自己心理结构相契合的审美意象,就谈不上任何审美的表现。同时,要真正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意味无穷的审美对象,也需要主体能动的创造性建构。需要指出的是,审美能力的建构性并不与其反映的、认知的属性相悖。因为,审美的反映与认知能力不是一种机械模拟客观世界的能力,它本身就包含着对外来信息的加工处理,具有能动的选择、阐释、变形等性质,而且还包含着强烈的情感投射性质。这就是说,审美的反映和认知能力本身就含有建构性。此外,审美建构能力不是完全脱离客体的主观随意构造,而是以一定的对象存在和基本框架为依据,并受到特定的对象制约的,所以,它本身就包含着某种反映和认知的成分。
只是审美能力与认知能力相比,它的选择、补充、阐释、变形等创造性特点更为突出,更具有价值罢了。人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
”,虽强调了审美接受的主体创造性,但哈姆雷特仍作为一个基本的对象制约因素,规范着审美建构的范围和意义,倘若把哈姆雷特当作了
贾宝玉
,这种所谓的创造性就等同于主观随意性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审美的创造性建构作为审美能力的一个显著特征加以强调。
审美能力的创造性特征充分体现了个体审美素养在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我国的美育思想有着注重个体道德涵养的悠久传统,即使到了 20 世纪,大多数美育理论还是非常重视美育对于个体道德情感提升的作用,而对于美育发展个体创造性的重要作用却论述不多。
事实上,审美活动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创造性特征,经常参与美育活动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创造能力。①在欧美一些国家,
艺术教育
被明确定义为一种创造性教育;美国的“
哈佛
零点计划”和“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也充分突出了艺术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价值。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大批人才,应该充分重视并大力发挥美育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独特作用。
审美能力的创造性和表现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表现的冲动是创造的内在动力,并规定着创造的基本方向;创造过程亦即审美情感的释放和升华过程。由此,我们发现审美创造能力的
本体论
意义,即创造一个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心理时空,使个体的情感生命得以伸展、抒发、成长和提升。在某种意义上讲,审美能力的提高就意味着个体人生境界的提升,这正是美育的根本目的。
审美能力亦是一种理解能力,但这种理解力不同于认知的理解力,它不是以概念为依据或中介,而与情感、想象、创造等因素内在结合,
康德
称审美能力为“判断力”,认为它以知解力与想象力的协调为特征,以快与不快的情感评判为基准,是有合理性的。但是,审美理解力又不只涉及上述心理功能,感觉、知觉、记忆等因素均应考虑在内。这样,审美理解力既有整体性,又有层次性。然而,体验和创造仍是审美理解力的基本成分,这就决定了它是一种同情(情感分享)式的、感受性的理解力,是一种主体投射性的、阐释性的理解力,所以比知解力要复杂得多,也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倾向。这种理解力寻求深邃而模糊的意味,而非确定的概念;它具有直觉的性质和幻想的色彩,而不是科学分析和逻辑推论式的;它把主体引入对象之中,在共鸣当中体味其意蕴,而非冷静地作客观分析,与对象了无干涉地剖析其性状。不可否认,审美理解力有某种理性成分,但它常常呈现出感性的形式,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在感性的状态或过程中获得具有理性意味的深刻领悟。
审美能力作用于审美活动全过程。
在审美活动的发生阶段,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敏锐迅速地抓住外在世界中的各种审美信息,并以审美特有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外来的审美信息主要是事物富有特征性的感觉刺激材料,但有时却是某种独特的心理氛围或暗示。在这初始阶段,审美能力如一个高灵敏度接收器,把各种审美信息接收和传送到大脑,再由大脑在知觉水平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其直接成果便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完整审美形式。其次,对富有特征性的感觉刺激材料作出情绪反应,形成初始的审美冲动,它不仅推动着知觉的加工组织,而且给感觉材料和知觉形式赋予情绪色彩,形成初步的表现。再次,对刺激材料和知觉对象持一种独特的意识态度,即所谓“审美态度”。这种态度作为特殊的意识指向,决定了感知方式乃至整个审美表现、建构和理解的方式,在这个阶段,它是使信息接收与加工进入独特的审美轨道的重要契机。
在审美活动的发展阶段,审美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知觉形式基础上,调动记忆、想象、情感等心理功能,丰富和完善审美知觉形式,创造出意味深长的审美意象。二是情感随记忆和想象的展开而发展,并投射(移置)于对象之上,使审美意象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审美主体情感表现的产物。三是在对象建构和主体表现过程中,产生情感畅达舒展的体验,意识到对象建构的方向和主体表现的程度,对这个发展阶段进行有意识地或自动的控制。
在审美活动的完成(或称高潮)阶段,审美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第一,对审美意象进行体验式的理解,领悟其深长的意味。第二,由于审美领悟是情感性和创造性的,所以,领悟到对象的意味便产生全身心的情感自由愉悦。第三,使对象的潜在价值得以实现,使主体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和提升。
当然,审美活动并不完全依照上述几个阶段按部就班地进行,有时审美主体在感受对象的一刹那就体悟到其意味,有时要经过反复的品味,甚至恢复到初始阶段重新开始,以获得恰当的理解。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审美能力的提高一般有感知、体验和领悟三个阶段。感知能力是初步的审美能力,注重于对象外观,获得感官愉悦。体验能力进入到主体与对象的交流阶段,能产生主客体融合的情感共鸣,获得情感享受。领悟能力则进入到审美对象的深层,把握其内在的意味,获得精神享受。美育教学应该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切忌揠苗助长。
由于审美能力是学生审美素养的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关键,学校美育应该把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作为改进美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遵循美育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的审美活动中,在获得审美感受的基础上,真正提高审美能力。美育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使学生爱学、乐学,当前,枯燥乏味、缺乏活力的美育教学状况急需改变。在美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注意保护、鼓励学生的不同兴趣,要积极鼓励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地发挥,避免简单划一的评价,不能充当“审美权威”,这只能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也谈不上审美能力的提高。
其次,既要避免用死记硬背艺术知识来替代审美理解的做法,也要避免让学生被动接受审美判断结论的做法,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真切地体验艺术作品,并获得审美感悟。美育教学要多给学生个体作业的时间,让他们从容、自由、真诚地投入审美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提高。
再次,儿童要从学习艺术入手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最好能够学会一种艺术技巧,如一种乐器的演奏技法、一种绘画技巧、一种文学写作技巧或摄影技术等,使学生能够做到 “做中学”,不断积累审美经验,这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审美观是什么,审美是什么,详细说说?
审美观和审美是美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下面我将分别详细介绍。
审美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美感的认知和评价标准。每个人的审美观都有所不同,因为美是一种主观感受,它受到文化、教育、背景、信仰、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于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审美观还包括对美的形式、色彩、情感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审美则是指人们对美的感知、体验和评价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美的形式的敏感度和对美的内容的理解。审美不仅是对美的表面特征的感受,还包括对美的内涵和意义的思考和领悟。审美活动通常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它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能够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审美观和审美密切相关,二者共同构成了美学的基础。审美观是人们对美的认知和评价标准,它指导着人们的审美活动,影响着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评价。同时,审美活动又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观,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总之,审美观和审美是美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概念,它们在人们对美的认知和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山东教培机构网
审美教育是什么意思
审美教育
esthetic education
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广义的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 、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
美育的历史 美育的历史几乎同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原始社会的巫术同时也是初民的美育手段。中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体制。以后,无论是两汉的赋,魏晋南北朝的辩谈、书画与雕刻,唐宋的诗词,元明清的戏曲与小说,还是历代的建筑、园林、工艺品,都对人们起着广泛的审美教育作用。在中国近代的民主主义革命中,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也很重视美育问题,蔡元培曾就美育实施问题大声疾呼,陶行知创办的工学团与育才学校也都十分重视美育。
在西方,雅典教育制度中包括缪斯教育和体育。缪斯教育是综合性的文学艺术教育。在体育中,希腊人重视身体的健美和动作的优美。希腊还有雄辩术,它的主要目标虽是发展智力,但也包含语言美的训练。希腊的教育和美学理论都强调美德,即美与善的统一。中世纪的欧洲虽然贬低艺术 ,却仍然利用教堂建筑、教堂音乐、圣像画、宗教雕塑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的教育主张是培养“完人”,课程中包括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各种因素 ,强调音乐与图画对儿童教育的巨大意义,提出了“从游戏的快乐中来学习”的思想。在18世纪的法国 ,J.-J. 卢梭主张“自然教育”,反对理性的强制。他特别强调触觉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各种游戏和绘画活动对于发展视觉有重大意义;他也要求发展听觉,训练儿童歌唱和欣赏音乐的能力。18世纪末,在德国兴起了狂飙运动,其代表人物 J.W.von歌德 、J.C.F.von席勒都推崇个性解放,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席勒的美育思想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在《美育书简》中想要证明,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审美教育,他把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定作他的审美理想,要通过美育来变革社会,达到人的解放。席勒认为,纯粹道德的生活用理性压制感性,使生活拘谨枯燥,而在美的艺术中,感性和理性能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融洽,他把理性与感性的这种自由结合状态称为“美的心灵”。按他的看法,审美活动能为人的智力生活提供高尚情操,使人不知不觉地接受道德观念。在他之后,德国的F.W.A.福禄倍尔(1782~1852 )建立了新型的幼儿教育体制,他是幼儿园的创始人、儿童积木的发明者;英国的J.拉罗斯金(1819~1900)和W.莫里斯( 1834~1896 )提倡向青年学生和广大民众普及高尚的艺术品以力挽现代社会中审美趣味的堕落 。 以后又有德国艺术教育家朗格和 H. 闵斯特伯格(1863~1916), 美国美学家门罗和英国美学家 H.里德 ,相继提倡学校与社会的艺术教育,并进一步开展审美教育理论的研究。前苏联在美学理论与教育理论中,也把审美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在当代的欧美各国,审美教育已成为国民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的设施 审美教育的设施可分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三大范围。
学校美育 幼儿园的课程中,美育应占较大比重,例如游戏、唱歌、舞蹈、泥工、纸工、图画、讲故事、演童话剧等,都要通过各种审美的形式发展运动觉、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及把握整体结构、领悟情感意蕴的统摄力。在小学里,除了设有音乐、图画、手工等美育课程和课外的社交、劳动、美育活动以外,在其他各门课程中,像品德、语文、数学、常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等课程中,也都应渗透审美教育的因素。到中学阶段,除了音乐、美术、文学、戏剧欣赏的课程以外,对各种知识领域都可以提高到审美的高度加以阐发。进大学以后 ,除了有文学与各门艺术的专科以外,在文、法、理、工、农、医各科及综合性大学中,仍然应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类文学艺术的欣赏或自娱,使每个大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建设人才 。并且 , 各级学校的环境 、校舍、设备、装修,也应当尽可能予以美化,整齐清洁。
家庭美育 居室庭院的布局陈设应整齐清洁,容纳建筑、园艺、绘画、雕塑、书法等各门类艺术的丰富成果,家庭成员在相处相待中应杜绝一切暴虐、辱骂、欺诈、伤害,无论长幼男女,一律互尊互爱,并创造条件全家共同欣赏诗歌 、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品。每个个人最初受到教育是在胎内,母亲的身心处在美的状态中,对胎儿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影响,所以美育应从胎儿期就开始。到婴儿、幼儿教育阶段,全面系统的美育对早期智力开发与品德塑造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劳动教育在家庭美育中也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社会美育 社会美育是一个十分广阔、重要、内容丰富却又远未受到足够重视的领域。通常人们注意到的,只是市容的美化与绿化,交通的井然有序与通畅,街道清洁,空气新鲜等等,而工厂、农场、企业、事业等生产单位与服务部门劳动条件的不断改进,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有益身心健康,是社会美育中分量最重、影响最深的方面,消除劳动过程中的技术异化,使任何劳动者都既不负牛马之役,又不疲于伺候机器,而能逐步成为自动化机械体系的监督者、维护者 、驾驭者、管理者,这是社会美育应当长期自觉追求的理想目标。
以上就是审美是什么?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山东教培机构网。